惠农区委编办牢固树立鲜明基层工作导向,持续优化基层管理体制,着力推进治理重心下移,有效提升乡镇(街道)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,促进基层事情基层办、基层权力给基层、基层事情有人办。
一、聚焦职能优化,推进“传统管理”向“扁平高效”转变
一是重塑乡镇(街道)机构设置。统筹优化乡镇(街道)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,按照综合化、扁平化要求,实施“1322”内设机构设置模式,即:围绕构建简约高效便民的基层管理体制这一总要求,统一设置综合执法办公室(应急管理办公室)、民生服务中心(退役军人服务站)、综治中心3个机构;乡镇(街道)在做好“规定动作”的同时,在原有机构上,结合自身实际精简1—2机构;对常住人口少于1万人的2个街道实行岗位设置。二是推动资源力量下沉。推动编制资源适当向乡镇(街道)倾斜,先后向11个乡镇(街道)下沉人员编制48名,条线辅助人员144名,由乡镇(街道)统一管理使用。同时,在乡镇(街道)之间统筹调剂使用编制,编制配置结构更加优化,基层治理队伍不断壮大。三是探索毗邻街道合署办公模式。近年来,受煤炭资源枯竭和宁煤集团战略转移影响,惠农区北街、中街街道服务人群大批外流,在机构编制资源紧张的状况下,鉴于两个街道地理位置毗邻,探索合署办公模式,实行两块牌子,一套人马。合署办公后,腾挪出的行政事业编制全部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,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二、聚焦规范执法,推进“力量分散”向“集中统一”转变
一是“一支队伍”管执法。整合各类执法力量,实行基层“1+5+X”综合执法模式,即整合乡镇(街道)综合办事机构、事业站所执法力量,组建综合执法办公室作为统一调度平台;将五个市级部门55名执法人员以委派联络员方式下沉乡镇(街道);将区综合执法局80%执法人员下沉乡镇(街道),构建“统筹城乡、专综结合、全城覆盖”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,逐步实现“一支队伍”管执法。二是“一套机制”强运行。建立行政执法“三项”制度,积极推进“六统一”工作。建立执法联动机制,在内部联动上,建立信息共享、沟通协作机制,推动综合执法办公室与其他办事机构职能互补、无缝对接;在横向联动上,建立乡镇(街道)综合执法办公室与市级部门派出机构联席会议制度,形成统一指挥、部门协同、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。在上下联动上,制定“乡呼区应,上下联动”、执法案件移送与协调等制度,强化市县乡三级执法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,全面提升乡镇(街道)执法效能。三是“一个中心”强指挥。制定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机制和综合执法人员考核办法,将市、区两级派驻乡镇(街道)的执法机构和人员纳入乡镇(街道)统一指挥协调范围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合力攻坚”。将市、区两级委派执法人员日常考核交由乡镇(街道)负责,考核结果作为奖惩、评优、提拔的重要依据,激励执法人员比学赶超。
三、聚焦扩权赋能,推进“权小责大”向“权责相称”转变
一是精准下放职权。根据履职需要和承接能力,将民政、自然资源等8个区级部门49项行政处罚权下放给乡镇(街道),并适时对赋权事项实施情况跟踪问效,对不适宜下放和乡镇(街道)承接不住的,及时作出调整,确保权力放得下、基层接得住。二是合理划分事权。在下放权力的同时,统筹考虑综合执法的连续性、高效性和便民性,坚持事权、财权和责任相统一,制定县乡“属地管理”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,明确县乡两级执法职责分工,厘清执法边界,避免重复执法和推诿扯皮。三是提高基层“话语权”。派驻执法队伍和委派联络员实行双向考核管理,赋予乡镇(街道)对派驻队伍的统一指挥权、干部管理考核权、主要负责人任免建议权。赋予乡镇(街道)对派驻执法人员70%的考核分值权重和对委派联络员50%的考核分值权重,引导市、区两级部门更加主动支持和关注基层,提高了基层政府的“话语权”。
四、聚焦激励担当,推进“晋升空间窄”向“有为者有位”转变
一是打破编制使用界限。赋予乡镇(街道)更加灵活的管编用人自主权,打破行政和事业人员的编制限制,实现“编制分类、人岗相适、人员统筹”管理。近三年,共选拔7名优秀的事业编制干部进入乡镇(街道)领导班子,18名乡镇(街道)事业人员提拔担任乡镇(街道)事业单位负责人(副科级),目前乡镇(街道)中层干部中事业身份人员占比为27.2%。二是畅通干部晋升渠道。树立“重基层、重实绩、重实干”用人导向,注重从乡镇(街道)干部中选拔优秀干部进入领导班子、优先选拔事业编制优秀干部担任乡镇(街道)事业单位负责人。近三年,提拔乡镇(街道)干部51名,提拔重用经验丰富的乡镇(街道)干部19名,干部队伍整体活力明显增强。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。全面落实乡镇干部各项待遇政策,兑现乡镇补贴,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同职级人员20%以上,乡镇年度考核优秀比例提高到20%,工作成绩突出且平时考核“好”等次年度优秀比例提高到25%-35%,有效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