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卫市委编办围绕党委中心工作,主动服务民生服务基层,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,在市、县两级因地制宜设立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专门机构,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使用效益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统筹机构设置。市、县党委编办坚持同题共答、同向发力,深入开展专题调研,充分了解掌握发展改革、工业和信息化、数据、旅游和文体广电、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(单位)运行现状和作用发挥情况,在综合研判特色产业发展卡点瓶颈和保障需求的基础上,市本级设立了市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、数字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县级分别设立了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、海原县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均明确为政府部门所属公益一类副处级或科级事业单位,专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。
找准功能定位。坚持立足当前、放眼长远,明确特色产业发展服务机构集“产业规划、推广应用、服务保障”等为一体的功能定位,致力以“小支点”撬动经济发展“大杠杆”。如市数字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抢抓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“双中心”建设机遇,从产业发展规划到项目引进服务,致力于将中卫打造成“中国绿色算力之都”;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从基地到市场全产业规划编制,制定枸杞种植、加工、产品质量等系列标准,统筹推进全县枸杞产业发展,致力于打造好“中国枸杞之乡”。
激活服务动力。市、县党委编办坚持“定职责、保编制、核职数、引人才”多层面多维度保障急需、服务发展,统筹调剂100余名事业编制充实到特色产业发展服务机构,转隶、招聘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,搭建各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服务平台,牵引“小机构”发挥“大效用”。截至2024年底,中卫市建成标准机架数万架,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列全国第四;中卫市荣获中国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,沙坡头景区上榜全国5A级旅游景区100强;中宁县入选全国地理标志百强县,枸杞成功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,中宁枸杞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和综合产值均达到新的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