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化县乡综合执法联动改革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,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”“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”决策部署,中卫市委编办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聚焦基层行政执法中县乡联动不紧密、衔接不顺畅以及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等问题,持续深化乡镇综合执法联动改革,以更充实的执法力量、更清晰的职责关系、更高效的工作机制,全力激活行政执法“神经末梢”,努力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“双提升”。
一、资源整合,让行政执法处置更有力。坚持问题导向,整合乡镇及县直派驻部门资源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,推动基层执法由“多头分散”向“集中统一”转变。一是组建队伍夯基础。聚焦基层执法力量分散、执法交叉的突出问题,全面整合乡镇站所执法力量和资源,全市40个乡镇统一设置综合执法办公室,以乡镇名义行使辖区范围内城乡规划建设管理、土地管理、林木管护、水资源管理、安全生产等行政执法权,有效集成执法资源,推动基层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。二是整合人员强力量。聚焦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,实行“三个允许”赋予乡镇灵活用人自主权,允许乡镇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、统筹使用行政和事业人员、统筹使用条线辅助人员,结合乡镇管辖幅度、人口规模等实际,明确综合执法办公室人员按照不少于5名配备,确保基层有人执法、问题基层解决。三是强化管理重统筹。聚焦基层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的突出问题,推动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,建立公安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市场监管所等部门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定期会商机制,强化乡镇统筹指挥调度,探索“资源统筹、联合执法”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。
二、权限集合,让执法权责边界更清晰。坚持宜放则放、应放尽放,将基层发生频率较高、乡镇亟需且能有效承接的执法权限下沉乡镇,推进日常执法重心下移,实现基层执法由“看得见管不了”向“看得见管得了”转变。一是厘清乡镇执法事项。本着“依法下放、宜放则放”的原则,聚焦完善生态环境、自然资源、水务等领域行政执法赋权工作,累计梳理3大类别5类职权72项执法事项,制定《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》,推进执法关口前移、重心下沉,乡镇常发的较为突出的私搭乱建、环境污染、赶集占道经营等问题,能够第一时间、第一现场、第一责任快速有效处理,实现了乡镇执法由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出击”的转变。二是划清县乡执法边界。建立健全执法协调配合机制,合理划分乡镇与县级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,编制《县乡“属地管理”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》,公布“属地管理”事项40项,逐项研究确定工作运行流程,明确任务分工,细化程序环节,制定切合实际的“说明书”,进一步强化县乡两级执法责任,促进依法有效履职。明确县级司法部门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与乡镇的执法协助、技术支持、业务培训和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协作配合责任,实现了由“配合执法”向“直接执法”、“突击执法”向“长效执法”的转变。三是严格乡镇职责准入。指导县(区)制定出台《乡镇职责准入制度》,要求不得随意将工作职责下放到乡镇,推动形成乡镇“照清单履职、按清单办事、依清单问责”的职能运行机制,确保基层工作接得住、办得好。严格落实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管理和审核报备制度,集中清理规范针对乡镇(街道)的“一票否决”“责任状”以及各类评比达标、示范创建表彰活动,地级市督检考事项不超过35项,县级较改革前下降13%以上,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,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群众满意度、幸福感持续提升。
三、机制融合,让联动执法体系更流畅。坚持建章立制、齐抓共管,完善执法联勤联动、协作配合等机制,探索日常考核、信息共享新途径,推动基层执法由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常态长效”转变。一是深化执法联动机制。纵深推进县乡综合执法联动改革试点,建立健全执法协调联动联勤机制,制定县乡联动执法“1+8”主体制度框架机制和“一图一表两清单”,确定执法联络员114名,搭建起县乡执法联动的桥梁枢纽,有力推动综合执法办公室和县级行政执法部门上下联动、统一作战,乡镇违建、非法采砂等“顽疾”得到了有效治理。制定乡镇行政执法计划,将日常巡查和县级行业部门专项检查相结合,建立覆盖各领域的“日常巡查+专项检查+联合执法”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,推动“联勤”向“勤联”转变,行政执法效能明显提高。二是健全协同配合机制。强化不同层级、不同区域行政执法部门间的协同执法,制定综合执法协作配合、综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、案件移送抄告、举报受理、信息共享、协调会商、案件移送、案情通报等制度,切实保障执法顺畅、避免“执法真空”。完善考核评价机制,设置乡镇对部门“乡呼县应”执法事项办理满意度评价指标,评价结果作为对部门及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,同时,县(区)党委、政府督查室将部门“响应”情况作为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,定期不定期通报工作情况,为乡镇有效统筹各方执法力量提供制度保障。三是搭建智慧执法平台。依托政务办公“宁政通”OA系统搭建“乡呼县应”执法联动平台,对“呼叫”事项进行确认、派发、督促、考核等,实现从信息汇集、分析研判,到指挥调度、任务分派,再到案件处理、现场监督的全过程信息化,做到移送有程序、受理有立案、处理有依据、反馈有记录,进一步呈现出“集中力量办大案、集中职权破难题、集中治理出合力”的改革态势。